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买房故事:卖房逢“跌” 买房遇“涨”

发表于2013-01-22

据报道,去年此时,房东祭出9折“出血价”,仍是应者寥寥;而到了今年,眼看中意的房子身价节节攀高,买家只好在“踏空”和“追涨”中艰难抉择。从零成交的冰点到如今成交量屡创新高,这一年间楼市上演的逆转戏,着实让不少人领教了五味杂陈的滋味。

刚买的新房还没入住就陷入贬值的泥沼,手头急于变现的老房子却无人问津。去年上半年,用小马自己的话说是遭遇了“打出生以来最困难”的时期。2011年下半年,小马购入了一套位于嘉定南翔板块的新房。“当时这个板块的房价松动明显,且由于新盘较多,销售竞争激烈,选择面比较宽裕。”经过一番比选,小马开始将自己的抄底计划付诸行动。

虽然收入不高,小马有着自己的盘算――首付款由自己和父母出,然后变卖目前一家人居住的老房子再冲抵部分房款,剩下的房贷自己完全可以轻松应付。整个置换计划进展顺利,直到他将位于杨浦中原地区的老房子在中介门店挂牌。据小马回忆,当时他的心理价位在单价2.2万元/平方米。而在挂牌半个月的时间里,中介那边一个看房的电话都没有。“中介的说法是过年了,看房的人少。”然而在随后两个月里,该区域二手房成交价出现“跳水”,降幅在10%左右。由于还贷吃紧,小马赶紧随行就市,在挂牌价的基础上打了9折,试图尽快出手,而这一举动果然吸引到几个意向客户。

然而,接下来的卖房过程让小马很是失望。“有的客户通过中介要求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打9折,否则免谈;更多的则是约了看房,然后‘放鸽子’杳无音信。好不容易有一对新婚不久的外地夫妇较有诚意来看房,却因为贷款资格审核不过关而无缘成交。”面对每个月上万元的房贷,小马只好动员亲戚朋友“调头寸”解燃眉之急。“那段时间,连打车都要盘算再三。”小马告诉记者,一方面是欠着外债,而关于南翔板块房价进一步回落的消息给了他更大的心理压力。

这种压抑一直持续到去年9月,随着楼市成交回暖,小马终于以略低于最初心理价位的价格将老房子脱手。“‘摒一摒’放到现在,也许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,但当时就是想让心里悬着的石头快落地。”小马表示。

上一页|1|
/1页